2011年度劳务派遣指数报告
为了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基层劳动者供求和劳动报酬的变化情况,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以2010年1月为基期,对全国15个城市4个重点行业的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劳动报酬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编制了“劳务派遣指数”。该指数初期发布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以下简称聘用量)增长率和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以下简称劳动报酬)指数,然后逐步增加其他人力资源分指数,以反映我国部分城市和部分行业劳务派遣人员供求等变动情况。本次发布的是2011年年度的指数情况,是该指数的第三次发布。
指数分析表明,上述城市和行业所调查的劳务派遣用工市场在2011年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是,与上年同期相比,所调查的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长明显,但增速有小幅下降;此增长在行业和城市之间不均衡。
二是,所调查的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劳动报酬相对上年有12.45%的增长,剔除物价因素后有6.73%的增长,增速比较平稳;同时,此增长在不同城市、行业间有较大的差别。
现将有关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数据来源
指数的数据有三个来源:百万人力资源池数据库;抽样调查数据;国家各相关部委、有关城市地方政府部门、相关研究机构提供的公开数据。其中上百万人力资源池数据库覆盖了除台湾省、西藏自治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全国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涉及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卫生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十数个行业。考虑到2011年度的数据中部分城市和某些行业的劳务派遣人员数据量相对偏小、缺乏代表性,所以本报告在数据库的所有城市中主要选择15个城市的4个行业的劳务派遣人员作为分析对象。这15个城市的分布如表1所示;4个行业是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
表1 15个城市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
本报告将汇总统计上述城市和行业劳务派遣用工的聘用量和劳动报酬两方面有关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其他方面数据进行分析验证,预测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二、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长率
(一)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长率变动情况
2011年,所调查的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整体呈现稳定的增长势头,且增长率因城市、行业而有较大差异。具体有如下特征:
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1年所调查的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有明显的增长,但增速有小幅下滑。
与上年同期相比,2011年12个月份的聘用量都有增长,有5个月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如图1(见文后)所示;全年聘用量相对于2010年有13.64%的增长,但增速有小幅下降。
2.分行业看,所调查的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长率呈现三升一降的态势。
与上年同期相比,金融业在1-10月份的聘用量有正增长,呈现增速比较稳定的高速增长;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的聘用量有10个月出现正增长,8-12月份出现了超过60%的高速增长;批发和零售业的聘用量有7个月出现增长,但增长幅度小于前两个行业;制造业仅有5个月的聘用量出现增长,下半年出现了每月40%左右的下降,整体呈下降趋势,如图2(见文后)所示。
3.分城市看,所调查的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呈现14升1降的局面。
与上年同期相比,聘用量有10-11个月出现增长的城市有杭州、南京、沈阳、无锡和武汉;在剩余的城市中除深圳的聘用量仅有3个月同比出现增长外,其它9个城市的聘用量分别有7-9个月同比出现增长。与上年相比,只有深圳全年的聘用量出现了下降。聘用量增长率有上升的城市为:无锡、武汉、沈阳、北京、杭州、重庆。
(二)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长率变动情况的分析
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长率的上述变化可从以下几方面解释:
1.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向好带动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的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且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收量也在增加,据《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是2006年以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一年。这些都是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加的有利因素。
此外,就业人员中劳动用工形式的结构性变化也推进了聘用量的快速增长。来自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劳务派遣工比2010年的劳务派遣工有近一倍的增加,但本报告分析结果增长没有那么多。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采集数据的前提是采用劳务派遣形式的用人单位不变,所以本报告中13.64%的增长率与全国数据的差异反映了采用劳务派遣形式的用人单位数量的增加。
2.行业发展的不同状况导致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长率的行业差异。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也给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8.3亿件和398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52.9%和27.6%。金融业不仅要为传统支付结算和融资活动提供服务,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支付结算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需要也增加了对电子银行的需求,进而使金融业增加了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从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2011年各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来看,批发和零售业的两个指数在2011年四个季度都保持高位运行。上述三个行业都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三个行业的良好增长势头也带动了各行业聘用量的增加。
在国际经济形势疲软、外需增长乏力,内需又一时上不来的情况下,传统制造业的增长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制造业的聘用量与上年相比出现下降,甚至出现连续6个月环比的下降。
3.东部沿海地区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调整共同推动聘用量增长。
从城市看,聘用量增长趋势明显的城市有两类,一类是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北京、杭州、南京、上海、无锡等城市,这些城市对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从业人员(包括劳务派遣人员)的需求保持在较高水平;此外这些城市对电子商务这一购物方式的接纳和熟练使用程度高,也促成了对这些相关行业劳务派遣人员需求量的明显增长。另一类是中部地区的长沙和武汉。这些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接收了大批由沿海转向本地区的企业,转移过来的企业又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辐射增加了当地原有企业的聘用量,或者促进建新企业,增加了对当地劳务派遣人员的需求。
聘用量有下降的城市主要是深圳,作为珠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它的聘用量在2011年不增反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用工荒”问题的严重程度。
三、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指数
(一)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指数变动情况
2011年全年所调查的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比2010年1月有增长,但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增长情况差别较大。从结构数据来看,行业、城市等因素依然是影响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2011年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指数有如下特点:
1. 2011年所调查的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水平逐步提高。
2011年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指数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三段式”特点,如图3(见文后)所示:劳动报酬指数在1-3月份围绕100上下有小幅波动,4-6月份在105-110之间,7-12月份在117-128之间;剔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劳动报酬指数在三个阶段的数值分别为100以下、98-103之间、110-115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除6月份外,其它11个月劳动报酬的增长率都为正;与上年比,2011年全年平均的劳动报酬增长率为12.45%,剔除物价因素后增长率为6.73%。从环比增长率看,2011年劳动报酬的增速比较稳定,有放缓趋势。
2.分行业看,所调查的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指数呈现两升一平一降的态势,实际劳动报酬指数呈现两升两降态势。
2011年4个行业中只有制造业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指数小于100;剔除物价因素后,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实际劳动报酬指数分别为123.99、111.16,金融业、制造业的实际劳动报酬指数分别为94.45、90.96,如图4(见文后)所示。分行业的同比增长率也反映了相似的增长态势,环比增长率数据反映4个行业劳动报酬的增速都有小幅攀升。
3.分城市看,所调查的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指数呈现13升1平1降的态势,实际劳动报酬指数呈现13升2降的态势。
2011年的劳动报酬指数有10-12个月都大于100的城市有北京、长沙、广州、杭州、南京、上海、深圳、沈阳、天津、无锡、武汉等11个城市;其它4个城市的指数值从7月开始也有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除郑州外,其它14个城市全年劳动报酬指数值都大于100;剔除物价因素后,也仅有郑州和重庆全年实际劳动报酬指数值小于100,且重庆的指数值只略小于100。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年的劳动报酬中有10-12个月出现增长的城市包括北京、长沙、广州等上述11个城市。除郑州外,其它城市2011年的劳动报酬相对于上年都有增长。与上月环比,杭州、武汉、南京、沈阳、长沙、成都、北京、郑州、重庆等城市的劳动报酬环比有增长趋势。
(二)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指数分析
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的增长是劳务派遣用工供需力量博弈的结果,2011年劳务派遣人员实际劳动报酬变化的原因可作以下方面分析:
1.控物价、调工资的各项措施改善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
2011年上半年劳动报酬水平低反映用人企业尚未为劳务派遣人员建立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没能有效应对物价上涨对实际劳动报酬的减缩影响;下半年的增长可能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和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控制C PI增幅的举措取得了积极效果的结果。2011年我国共有25个地区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且我国同比C PI自7月份上涨达到6.4%的最高值后逐月下降,直至12月份的4.1%,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实际劳动报酬水平。
2.行业发展、“用工荒”压力助推各行业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水平的提高。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购方式的推广,增加了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中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及个人的业务量,相应带动劳动报酬水平的提高;同时招聘难的压力也迫使用人企业适当提高劳动报酬水平,所以推动该行业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水平上涨趋势明显。但该行业劳务派遣人员的流动率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上,这与该行业内存在苛刻的扣款标准有一定关系,且由于劳务派遣人员普遍没有加入工会,所以在无法保障自己合法权益时,就选择换企业。
我国以内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战略调整增加了批发和零售业劳务派遣人员的需求量;同时也对该行业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水平造成了上涨的压力。此外,上半年我国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生活成本的上升也迫使用人企业提高劳动报酬:普遍提高原本较低的底薪,并增加了工资中提成部分的比例。
金融业属于比较稳定增长的行业,在2010年1月份劳动报酬已经有相对较高的绝对额,所以在2011年中增长不明显。而且由于该行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多从事金融业务营销员等辅助性职位,所以其劳动报酬并未出现明显的涨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劳务派遣人员与企业正式员工间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现象。
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2011年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受到抑制,特别是吸收劳动力较强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在信贷紧缩、人民币汇率不断小幅上升的条件下,开工率普遍下降,造成聘用量的减少,劳动报酬的下降。
3.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成本上升形成了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相结合的劳动报酬上涨。
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2011年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都有明显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用工荒”现象的持续和蔓延,迫使企业必须提高劳动报酬水平才能聘用到合适的人员;二是由于这些城市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昂,地方政府纷纷通过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等措施来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利益,提高了劳动报酬水平。
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等城市劳动报酬的增长,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劳务派遣人员的需求量有大幅增加,进而拉高了劳动报酬水平。
而同属中部地区的郑州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水平在2011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可能与郑州的劳务派遣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有关。
四、初步预测
(一)对劳务派遣人员聘用量和劳动报酬总水平的预测
总体来看,2011年,本报告所分析的聘用量相对于上年有增长,但增速放缓;与上年同期相比劳务报酬有明显增长,增速基本稳定。若保持这一趋势,2012年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有继续增加的可能,且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务报酬会继续以比较稳定的速度增加,出现聘用量和劳动报酬的双增长。
我国《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时期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万人。为此,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所以在2012年,我国的就业量,包括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仍会有较明显的增长。此外,由于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普遍蔓延的“用工荒”现象,在劳务派遣人员聘用量上升的同时,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也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二)对劳务派遣人员分行业的聘用量和劳动报酬的预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这为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从2011年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数据也可预测,上述两个行业在2012年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所以作为拉动就业能力较强的行业,该两行业未来对劳动力(包括劳务派遣人员)的需求量也会有较高的增长,劳动报酬可望继续有所增长。
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在未来的一年,金融业会有持续的快速发展,并且随着劳务派遣方式的推广,金融业对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有继续上升的可能。但是由于金融业的劳务派遣人员主要在非核心职位上工作,或者即便从事核心业务也面临“同工不同酬”现象,所以劳动报酬在短期内仍会保持在较高绝对额水平上的低速增长。
随着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制造业对劳动者的要求会不断提升,行业的劳动报酬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对于劳务派遣人员来说,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制造业新发展的要求,分享行业发展的工资增长,是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三)对劳务派遣人员分城市的聘用量和劳动报酬的预测
2011年,无锡、武汉、沈阳、南京、杭州、长沙聘用量和劳动报酬水平双增长,反映了人力资源供需两旺的现状,按照这一趋势,这些城市未来劳务派遣人员就业的机会比较多,且劳动报酬也会有持续小幅上升的可能性。
同期,广州、深圳的劳务派遣人员在劳动报酬上涨的同时聘用量没有明显上升,反映了这些城市“用工荒”现象的严重程度。“用工荒”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所以这些城市的劳动报酬水平在未来的一年仍会有明显上升,但聘用量的增长可能会不明显或出现小幅增长。
郑州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虽然在2011年没有增长,但劳动报酬下降的趋势已经有所扭转,随着富士康等大型公司的引入,对当地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和劳动报酬水平的提高,估计在2012年劳动报酬水平会出现正增长。
五、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2011年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和实际劳动报酬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的结论。为了巩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地区劳务派遣用工市场的正常运行,特别是既合理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水平,保证其实际收入水平不下降,又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过大的人工成本上升压力,防止影响国家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政策,应紧密结合人口多的现实,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具体政策上,通过结构性减税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营造有序竞争的投融资环境,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弹性较高的非公经济、服务行业大发展,进一步带动劳务派遣用工市场上有效需求的增加。
2.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引导劳动者的合理流动。
第一,要构建反应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动员企业、媒体、学术机构和政府组织等各方的力量,通过定时编制并发布劳务派遣人员有关指数,客观反映劳务派遣用工市场的供求状况,引导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合理、有序流动;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量化分析依据。第二,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考虑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合理区别确定社保缴费标准,既减轻企业压力,又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
3.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
为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升劳动者与企业岗位的匹配率,政府有关部门在充分掌握劳务派遣用工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制订适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的培训大纲,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4.采取多种手段,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立法上,争取在《劳动合同法》中进一步明确劳务派遣人员适用岗位的范围。同时,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增加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的比例,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立起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随物价上涨合理、适度调整的机制。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给外来务工人员以平等待遇,增加他们的归属感。 |